????? 編者按:“一帶一路”倡議自提出至今,已成為全球媒體關注的熱門詞匯。三年多來,圍繞此議題的相關報道層出不窮。那么,記者們是如何報道“一帶一路”的呢?讓我們跟隨記者的腳步,一起看看他們在“一帶一路”采訪途中有哪些見聞和感悟。今天,請光明日報社記者劉坤講講他的采訪故事。
????在“一帶一路”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倒計時一個月的主題采訪中,我們一路走過無錫、杭州、福州、泉州、汕頭、佛山、欽州、防城港8個城市,深入大街小巷,從古鎮村民、漁村創業者、各行業企業家,以及會說漢語的海外員工等不同人的口中,聽到了共同的聲音,那就是無論是在中國,還是在沿線國家,人民都在真切享受著“一帶一路”倡議帶來的福祉。
????60歲的池秋榮,從小在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閩安古鎮長大,平時喜歡給人講述發生在閩安的歷史故事。他告訴記者,明朝永樂年間,鄭和下西洋曾六次經過閩安,充實補給,大量絲綢、瓷器、茶葉等物品通過“海上絲綢之路”遠銷異域他鄉。如今,穿越千年的迥龍橋依然矗立。池秋榮深信,國家“一帶一路”倡議一定會讓閩安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。
????臨別之時,池秋榮與我一起穿過幾個街道,來到一座年久失修的古橋前,告訴我說那里就是當年鄭和下西洋曾駐扎過的地方。在池秋榮目送我離開的時候,我遠遠地回頭望了一眼,看到他的身影在他所堅守的這片土地上竟是顯得那么偉岸。我想,他應該還有很多故事尚未來得及告訴我,以后也應該會有人繼續聽他講述那些故事吧。
????泉州,古稱刺桐,因滿城遍植刺桐而得名,歷史上曾與上百個國家和地區通商貿易,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。迎著海風,穿過幾條小巷,記者來到位于泉州市豐澤區的蟳埔社區,并在供奉媽祖的順濟宮前,遇到了頭戴“簪花圍”,身穿“大裾衫、闊腳褲”的王秀梅。她說,蟳埔在宋元時期屬古刺桐港的一部分,漁業生產是當地傳統的經濟形式。
????然而,這位28歲的蟳埔姑娘王秀梅,并沒有像父母一樣做起漁業生意,而是把目光投向海外,創辦了一家銷售葡萄酒的外貿公司?!艾F在我們主要從歐洲進口葡萄酒,在國內進行線上線下銷售,未來我們還要‘走出去’,借助‘一帶一路’建設的機遇,通過跨境電商貿易把當地的特色產品銷售到印度等沿線國家?!彼f。
????在采訪中,除了聽到這些平凡人物的故事之外,記者也發現,很多企業在參與“一帶一路”建設中實現了互利共贏。
????在杭州阿里巴巴集團西溪園區,記者了解到,不久前阿里巴巴與馬來西亞數字經濟發展機構(MDEC)達成合作,雙方將在馬來西亞打造中國以外的第一個全球電子商務平臺(eWTP)試驗區?!斑@是我們對國家‘一帶一路’倡議的響應,也是用現代互聯網技術賦予‘一帶一路’新的內涵?!卑⒗锇桶图瘓F總監、eWTP項目總負責人宋君濤說,試驗區將被打造成物流、支付、通關、數據一體化的“數字中樞”,為馬來西亞中小企業提供全球貿易的互聯網基礎設施,將成為當地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支撐。
????海風拂面。記者站在連接中國東興和越南芒街的北侖河大橋上,看到車水馬龍、游人如織。如今,越來越多的中越人民正在分享著開放共贏的紅利。東興市旅游局局長黃琨告訴記者,去年,前往越南旅游的中國游客達到675萬人,目前正以20%的速度增長,前往中國旅游的越南游客也達到10萬人,國家“一帶一路”倡議提出以來,中越邊境的商貿和旅游變得更加火熱。
copyright ? 2022 吉春網 版權所有